一栋三层小楼,可以提供周到的咨询指导、可以参加多样的社区活动、可以商议重大的自治决策……在曹杨新村街道,源园居民区全新升级党群服务站,源园“百姓会客厅”提供一站式的多功能服务,为社区居民所津津乐道。
(相关资料图)
“一楼前台一直有人接待,进来咨询事情很方便,现在天气热,进来坐坐乘凉也很舒服。”“这里几乎每天都有活动,阿拉老年人有事情做,能聚在一起,不孤单。”……
源园党群服务站坐落在曹杨一村142号,来到这里,可以感受到“传承”与“创新”的交汇。这是一栋位于小区大门入口处的三层小楼,在整体外观上与周边经过旧住房成套改造后的楼栋保持一致,米黄色的外墙、门窗上的红瓦屋檐、“s”型的特色窗花,似是在微风低吟中轻轻诉说新中国第一个工人新村的“独家记忆”。
源园百姓会客厅
楼内集活动室、办公室、会议室于一体。一楼分设居民活动室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二楼为居委会的办公区域,三楼则为大型会议议事空间,由曾在2021年城市空间艺术季期间引起打卡热潮的“社区故事馆”展陈区域改造而来。
“与曹杨辖区内其他改造升级后的党群服务站不同,源园‘百姓会客厅’更需要一种嵌入工人新村整体建筑风光的融合感。”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曹杨新村街道正在群众“家门口”打造服务社区的重要阵地载体,构建全天候开放的“域-片-线-点”四级党群服务阵地和人民城市客厅体系,而由传统居委会升级改造而成的“百姓会客厅”,就是该体系的最末一环。近年来,已经焕新亮相的金梅园、枫杨园“百姓会客厅”等,更偏向于打造现代化生活的体验感,主要体现在高饱和度的亮眼牌匾、透明敞亮的落地窗等风格设计中,而源园“百姓会客厅”则强调“传承”与“融入”。“历史风貌自己会‘讲故事’,这也是我们没有在外观上做太多改动的原因,希望此处不仅是一个社区服务场所、一个公共活动空间,更是一个彰显工人新村印记的载体。”
“两委班子”一览表
似是一体两面,这份“独家记忆”里同样不乏打造“突破”与“创新”的时代旋律。走进源园“百姓会客厅”一楼,已有工作人员在接待台中等候。在这里,居民无需再为是否找对了服务条线而烦扰,无论咨询什么事务,秉持“首问接待”原则的工作人员都将都将“一口负责”到底,确保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
工作人员为居民提供帮助
会客厅在设计中尽量缩小办公区域,为百姓公共生活腾挪更多空间。接待台右侧分别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居民活动室,前者是街道创建文明城区的重要载体,用于开展各项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后者是社区居民文娱生活的重要空间,几乎每天都有不同的兴趣团队在此处公开授课、组织活动,是百姓“家门口的好去处”。
这天恰逢编织队活动日,一群“手艺超群”的阿姨早早到场,在你一言我一语的“嘎讪胡”中参与兴趣活动。据了解,在曹杨一村进行旧住房成套改造时,街道就对源园居民区启动了焕新计划,期间同步收集居民意见建议。经过需求梳理,源园居民区党总支发觉,许多居民希望在回搬后拥有更加符合美好生活愿景的公共活动空间。结合社区内各兴趣领域“达人”众多的情况,党总支顺势组建起规范化的兴趣团队,在居民“回家”后进一步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如今,编织、摄影、戏曲等兴趣团队已成型,并实行排班制,定期在源园“百姓会客厅”的居民活动室里开展相关活动,为社区生活增添色彩。
室内空间图
同样遵循“腾挪空间让渡百姓公共活动”的理念,源园居民区的办公区域被“压缩”至二楼中部的房间。但工作人员们纷纷表示,物理空间的活化调整和一系列标准化建设,为自己的工作带来了许多“新惊喜”。“我们的工作就是和居民们打交道,有很多时间需要花在沟通交流上。相较于办公桌旁的对话,在沙发座椅上一边饮茶一边解民忧,更容易让他们放松下来、打开内心,以更有效地推进我们的社区工作。”这样一来,源园“百姓会客厅”不仅打破了老百姓对村居办公场所的固有想象,更拉近了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让社区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不再有“距离感”。
“薪火”书记工作室
“小空间大集聚、小平台大创新、小载体大服务”,如今的源园居民区党群服务站已成为最老工人新村内一个充满凝聚力与幸福感的美好空间。接下来,曹杨新村街道将持续推进四级人民城市客厅体系建设,在全力打造“人民城市建设示范点”的当下让更多民心工程、实事项目在社区各隅落地生花。
上观号作者:上海普陀